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1
2
1'"
3
1'
4
kN
5
朱令
6
@亘古
7
张靓颖
8
朱令去世一周年,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
9
抖音
10
百度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1
2
1'"
3
1'
4
kN
5
朱令
6
@亘古
7
张靓颖
8
朱令去世一周年,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
9
抖音
10
百度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:严重侵权,“违法犯罪”!
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,很多会员都没领取,白交了会员费...
呼吁四川大学澄清:1998年1月,川大有多少个“姜涛与爱人程月玲”?
二湘:朱令去世一周年,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
多长高8厘米!国内知名专家首次公开“追高秘笈”!担心孩子长不高的家长速来!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故事的另一种讲法丨反馈实验083
Original
李松蔚
李松蔚
2024-10-17
往期干预
原文:《
长大的代价丨反馈实验081
》
双减后的冲突
问:
李老师您好!
国家实行双减政策后,孩子的学校依然课业负担很重,作业还是很多,晚上要加课,还有月考和排名。孩子已经知道了这个双减政策,可是学校依旧这么干,她觉得很愤怒,也很无力。
我们家长也知道学校做得不对。可是就让孩子顺应这个小城市的形势吗,还是和孩子一起反对学校的排名和其他?反对又有效果吗?
孩子说如果再这样下去,她就不学了,也不去参加考试,我们家长应该支持吗,支持了又怎么跟学校解释呢?
期盼李老师给一个答复,谢谢!
答:
感谢提问。你们遇到的是一个有普遍性的问题,在这个时间点上,谁都没有现成的答案。我的理解是,孩子对学校的积怨由来已久。「双减」政策是一个导火索,它似乎支持了孩子内心的不满。但是,学校并不完全认可。孩子跟学校的矛盾进一步被激化了,而父母被夹在了中间。
一边是孩子(和潜在的政策支持),一边是要打好多年交道的学校和老师,听谁的呢?
我不知道你们孩子有多大,年龄不同,承担的责任不一样,我建议的策略也有一些不同:
如果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,这时候还不够独立,他们需要的是被保护和照顾的体验,而「学校」是提供这类体验的重要来源。就好比一个严厉的母亲,严厉起来是让人受不了,可是离开她也不行。我不太建议在这个阶段跟学校撕破脸。如果孩子能理解这一点,就劝她忍一忍。她已经忍过了一些年,相信也有能力再多忍一段。
但如果是高中生,大学生,已经有充分的力量了,这时候看到不公平的事,想抗争,父母也只能由得她(不由得又能怎么办,越管越管不住)。能做的,只有尽可能站在孩子背后,守护他们的安全。抗争当然会有后果,比如受到学校处分,孩子自己也要做好准备,承担后果。
因为不确定你们的孩子有多大,而且不同人的心理发育早晚也不同。要用哪种策略,只能请你们跟孩子一起商量了。请你们用一周的时间,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谈谈,下一步怎么走。
虽然两种策略不同,但还是有一些共性。你们要跟孩子站在一边。优先任务是帮孩子理解发生了什么,支持她的选择(而不是替她决定该怎么做)。这当中也包括了帮她理解学校。学校为什么坚持这么做?一定也有他们对形势的判断。——你说你们在「小城市」,会不会学校以为,他们的做法更适用于小城市的孩子呢?
总之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都是双减,落实到不同群体,会因地制宜。正如都是对学校积怨已久,具体到不同孩子,也要因人制宜一样。
期待你们讨论后的反馈。
反馈:
收到您的回答非常惊喜。因为当时孩子提出不去考试也不去学校了,提问的时候心里很焦急,所以没有注明,我的孩子今年初三。
在收到您的回答之前,孩子就这件事已经做出了决定。在这个星期三下午,孩子回来就突然说不去学校了,后面两天都不要去。
然后怎么问孩子,她都说没有理由,就是不想去了。我其实是支持孩子不去的,因为我看出孩子心里就是难受。我说你不想去可以不去,但是你不去,我就要给班主任请假。用什么理由请假呢?如果你是对考试焦虑或者其他的原因,我希望你跟我去做心理咨询。
当时孩子没有去,后来在家人的努力和班主任的建议下,孩子去学校做了心理咨询。老师告诉我,孩子是中度抑郁,是实在心里难受不想去学校的。关于前因后果,我还有问题想请教您。在这里就不一一赘溯了,再次感谢您的回答。
希望家长们以后遇到孩子的问题,一定要支持孩子,以免变成我的孩子这样越来越严重。
新干预
编辑的故事
问:
从小我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,贯穿我整个学业阶段,语文老师都非常赏识我。我除了语文其他科目平平,理科尤其差劲。高考的时候靠勤奋勉强考上了XX大学,攻读喜欢的专业。之后也从事喜欢的报社编辑工作,到今年整整十年了。
我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很多成长。但是最近几年慢慢感觉到,文字工作消耗了我很多的心理能量,我开始写不出东西,约不到好文章,交给领导的文件常常有错误,也经常会搞不定工作中的困难。编辑工作对差错的容忍度很低,几乎要做到0差错。对这样的完美主义要求,我感到喘不过气来。我渐渐地无法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,领导也开始对我有诸多不满与失望。
我父母关系很差,我在家情绪耗竭非常严重,有时真无法再有心力应付工作上的危机。
我的领导常常用“别人都在进步”“别人都是元气满满”来刺激我,或许她是在鼓励,可是这样的打气无法让我“痛定思痛”。我陷在情绪耗竭中无法站起来。过了而立之年,却似乎无法“立”的焦虑也常常让我有自责和挫败感。我不考虑换工作,因为我深深地明白,到哪儿都是一样的。
我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已经没有新鲜的idea,没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了,甚至开始担心我已经无法再给这个行业创造价值。我的咨询师告诉我,我想得到的并不是“完成工作”,而是“得到认可”(当然这是我自己理解和概括的,她可能不完全是这个意思)。的确,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在语文、作文上获得赏识,我已经习惯了从这里获得价值与意义感,我的人生和“中文”牢牢联系在一起,“中文”就是我的全部。我从未喜欢也没有深入研究过任何其他的学科。我也愿意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出自己的果实。所以当危机出现的时候,我很慌乱,也很害怕。我觉得“无法完成文字工作”几乎打击到了我的生存需求。我非常害怕自己会因为始终没有新鲜的创作而失去工作,从而失去获得价值感的(几乎是唯一的)来源。
感谢李老师听我说了这么多。无论我是否得到回复,我都会关注与记录发出这封信之后生活工作是否有一些变化。提前祝您国庆节快乐!
答:
当我看到你是一个编辑的时候,觉得很凑巧。因为我刚看了一位心理咨询师的TED演讲,她把她做心理咨询的工作也比喻成一个编辑。
她就是畅销书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的作者,洛丽·戈特利布。演讲全文在这里:《
洛丽·戈特利布:改变故事将如何改变你的生活?
》。
她的说法大概是这样:每个人都会用特定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,所有内容是真的,但同时也只是故事的一个版本,经过主观的修饰:留下或舍弃一些东西,强调或淡化一些东西,哪怕读者只有自己。「故事是我们让生活变得合理且有意义的方式」。这里也包含了自我挫败的故事、悲惨的故事,或者前途无望的故事。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协助当事人编辑他们的故事,通过改写,补充新的素材,调整叙事的逻辑或是比例。
我怀疑她说的编辑和你作为职业的编辑不是一回事儿。但我仍然好奇,你作为职业编辑的眼光怎么看你写的这个故事,这个「
我正在失去唯一擅长的事物,身边所有人都帮不上忙,我日益陷入绝境
」的故事?
这个故事里有无助的主人公,只能帮倒忙的父母、领导、咨询师,以及她时灵时不灵的天赋。我想知道,除了这些被挑选好的材料,被隐藏的信息是什么呢?同时,故事如果还有另一个版本,它可能是怎样的主题呢?
如果请你帮忙编辑这个故事,使它成为一个更好的故事(无论是使它更振奋,更绝望,或者更有教育意义),你会怎么提供修改建议?
希望能在一周后收到你的反馈。
关于提问:
提问代表您默认:
1)你接受提问有可能发表在这个公号上;2)您接受这个提问有可能用于后续出版,3)涉及到具有个人识别度的信息,会在发表时删改。
同时,如果您对公开发表或出版有顾虑,请在提问中标注哪些信息需要保密。我会遵办。
通常每周只回答一个提问。您的提问不一定入选,但如果你愿意执行我的建议并承诺回信反馈,有助于提高入选概率。请在提问后说明:「
愿意参与反馈
」,并
留下你的邮箱
~
👇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即可提问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李松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